首先,这里所说的德州并非美国的德克萨斯州,而是指山东省德州市。确实,在德州市境内存在着的一座外国君王的陵墓:苏禄国东王墓。其中安葬着的是苏禄国君王巴都葛叭答剌和他的王妃及两个儿子。
许多人可能不清楚苏禄国是哪里!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划分来看,苏禄国疆域主要由菲律宾的苏禄群岛、巴拉望岛以及部分马来西亚沙巴州组成。该国始建于公元1450年,也就是明朝景泰元年。
那么,南亚岛国君王一家人的墓地为何会出现在山东呢?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417年(永乐十五年),苏禄国东王(该国还分有西王和峒王,但以东王最大)和其他两位王带着家眷、官员、随从等共计三百余人前往大明访问。
一行人为明成祖朱棣带来了许多产自苏禄国的奇珍异宝,朱棣得知后也十分欢喜,于是便下令苏禄国使团沿途所经过之地,当地官员一定要盛情款待!
不久,苏禄国使团便抵达京城并进行了朝贡,朱棣也是给予了对方丰厚的回馈:金银自不在话下,还将巴都葛叭答剌册封为国王,赏赐用金丝绣有蟒龙、麒麟的章衣,外加封王印章、诰书等。
苏禄国一行人在京城逗留近一月后准备回国,朱棣更是命官员、士兵专程护送。但当使团行至山东德州境内时,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突然身患重疾并医治无效去世。随后便在德州就地安葬,朱棣还亲自撰写了悼文。
东王安葬妥当后,西王和峒王便率使团返回苏禄国,而与使团随行的东王的两个儿子及王妃则留居德州守墓。七年后,东王王妃曾重回苏禄国,但没过多久又返回大明并和两个儿子守墓直至去世。
当时,朱棣对于这位客死异国君王的后人可谓是关照有加,不仅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赏赐土地免除赋税,还专门往此地迁居了一些同样信仰穆斯林的百姓,修建清真寺并由东王二子负责宗教事务,对其照顾可谓是考虑周全且详细。
即便大明亡国后大清仍旧保留了对东王后裔的特殊待遇。雍正年间,苏禄国曾派出以驸马为代表的使团再次到访。而东王后人也在这期间提出入籍清帝国并获得准许,分别被赐予温姓和安姓。
但是,近现代历史上的菲律宾历任总统并未亲自瞻拜过德州东王墓,不过诸如菲驻华大使、菲律宾苏禄省副省长等政界人士都曾先后瞻拜;除此以外就是当年没有随团出访的东王后裔也会前来。距现在最近的一次祭拜是在2017年纪念“东王访明六百周年”仪式上。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山东德州有座菲律宾国王墓,它坐落于德州城区西北部,北陵桥正北的北营村。这是我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墓中埋葬的是古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刺。
这座墓南北长77米,东西宽50米,为一圆锥形土丘。墓前是一条大道,两旁排列着对称的大石雕的华表及文官、武将、石马、石豹等。高大的石碑耸立在华表之南,上面刻有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亲自撰写的碑文。
(苏禄国东王墓)
那么,古苏禄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一个外国的国王会葬在中国境内呢?这得从明朝永乐年间说起。
古苏禄国位于今菲律宾群岛南部的苏禄群岛上,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属于封建君主国家。“国王有三,日东王、西王、桐王,惟东王为尊”。
早在唐宋时期,古苏禄国就已经和我国开展了广泛全面的贸易往来。载着大量的茶叶、丝绸的中国商船,频繁出入苏禄群岛,换回该国珍贵的珍珠、宝石、玳瑁等物。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中国的对外开放盛极一时,明廷和苏禄国的交往愈加频繁密切。永乐7年,郑和率领的船队到达了苏禄国。郑和每到一处,都极力宣扬明朝的国威,邀请各国使臣到中国来访问。
苏禄国基于礼尚往来的外交礼节,于永乐15年,派遣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叭都葛巴剌卜,率领包括妻室子女、王室成员、随从官员等组成的340人代表团,回访明朝。这次访问盛况空前,“空国来归,鳞次阙下”。
这个庞大的使团,沿着京杭大运河,经过两个月的风雨前程,终于在当年8月抵达北京,向明廷进献了金缕表文、梅花脑、苏木、珍珠宝石、胡椒玳瑁等物品。永乐皇帝朱棣获讯后,异常高兴,亲自设宴款待苏禄三王,并回赐“印浩、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其从者亦赐冠带有差”。
(东王画像)
苏禄使团在北京受到了盛情款待,逗留27天后启程回国,朱棣又一次御赐了金银珠宝、金镶玉带、金绣蟒衣等物品,并派遣太监一路护送其回国。
但不幸的是,船队沿金杭大运河行至山东德州时,东王巴都葛叭答剌突然染病,于1417年9月13日去世。
消息传回明廷后,朱棣异常悲痛,派礼部郎中陈世启携祭文赴德州,下旨“择地以王礼厚葬”,为东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谥号“恭定”。
第二年,朱棣亲自为东王墓题写了碑文,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御制苏禄国东王碑”。
在东王的葬礼结束后,其长子都马含遵照朱棣的谕旨,“尔以嫡长,为国人所属,宜即继承,用绥蕃服,今特封尔为苏禄东王,以继尔父之志”,回国继承了王位。其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及王妃葛木宁等10 人留下守墓。
守孝期满后,这些人不愿回到国内,明廷对他们实施了大量的优抚政策,除了“恩赐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永不起科”外,还每月给付口粮布匹和银两。同时,明廷还从外地迁来马、夏、陈3户回民以供他们役使和通婚。后来,东王妃葛木宁和两位王子去世后,分被别葬在东王墓地两侧。
在历史上,苏禄国王墓几经天灾人祸,数度被毁,后又被多次修复。
清道光三年,决口的大运河把德州变成了一片泽国,大多数北营村的百姓被迫外迁。但仍有部分苏禄国王的后代选择了坚守。他们勇敢地重建了家园,世代在此守候先祖之墓。
(朱棣剧照)
民国六年六月,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了德州,“水绕城垣,仅露七砖”,全村仅剩9户人家死里逃生。苏禄王墓也遭受重创,御碑楼、御碑、华表、翁仲、石兽无一幸免。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在苏禄王墓的宝顶上修建了碉堡,1945年底被拆除。
新中国成立后,苏禄王墓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并划拨专款进行了修缮和保护。
到现在为止,苏禄王墓已成为了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瞻仰这位在历史上为中菲关系做出贡献的已故国王,也亲身见证了这座象征着中菲友谊的历史丰碑。
至于菲律宾历任总统是否前来参拜这位国王,确实没有。这并非是宣传不到位,也不是菲律宾不重视,而是由于其国内的历史原因,以及宗教信仰等问题产生的。
不过,在1980年,菲律宾驻华大使雷耶斯专程来到德州,瞻仰了王墓,并会见了东王后裔。
1995年,东王后裔来德州拜祭了苏禄国王墓。2007年,菲律宾一位副省长也到访德州,并祭扫了苏禄王墓。
最近一次祭拜是在2017年,在德州举办了“纪念苏禄东王首次赴华600周年”活动,苏禄东王后裔一行20多人来到墓前,祭拜了苏禄东王墓、王妃及王子墓。
(参考资料:《明史》《德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