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彝族地区一般在农历十月左右过彝族年。根据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它缘于彝族十月太阳历(参见陈久经 卢央 刘尧汉 《彝族天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特殊的历法。按照这种历法,每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另外有五至六天过年日。这种历法无大小月之分,每月都为三十六天,便于人们记忆。十月太阳历选择冬季傍晚观测北斗星(彝语称“沙聂”)的尾巴(斗柄)指下为大寒为农历腊月,夏季傍晚观测北斗星(彝语称“沙聂”)的尾巴(斗柄)指上为大暑农历六月。以大寒和大暑为元日,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规律。这冬夏两个节日即彝族年和彝族火把节分别订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和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根据计算其寒暑往返一次的时间为365.33日。结构整齐、科学简明,使用方便是太阳历的特点。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现在彝族地区流行的火把节和彝族年两个节日最初就是根据太阳历制定的。当星回标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上为大暑时为火把节。而当星回标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下为大寒时为彝族年。
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特点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它是在云贵高原东北部特殊地形及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一种气候锋,具有常定位置,对云贵地区的天气、气候有显著影响。
一、活动特征
除7月外,昆明准静止锋锋面活动频数最高的地带位于川西南、滇东北和黔西一带。
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它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常可连续维持10~15天。其中12~2月,约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出现;4、5、10和11月出现次数稍少,每月在10~12天之间。夏季7~8月冷空气势力大为减弱,活动位置也偏北,云贵地区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控制,因而它极少出现,仅3天左右。全年中1月活动频数最高,4月次之,10月较少,7月基本上不存在。
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而是常在某一位置附近摆动,还具有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现象,当静止锋弱时,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二、形成机制
昆明准静止锋成因可分为两大类:
1、冷锋减弱为准静止锋
冬季侵袭西南地区的冷空气,绝大多数源于北冰洋、巴伦支海和喀拉湖,小部分来自冰岛以南的洋面。这类深厚的冷空气一般先在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国积聚,使大陆冷高压加强。当西风带较强的波动向东推进时,常使低层大陆高压破裂,导致冷空气爆发南下。影响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主要路径是由西伯利亚进入新疆;因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便沿高原绕流,经河西走廓,翻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南下,然后沿大凉山东侧上爬至云南高原东北部和贵州高原。由于受云贵高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止下来,即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图1)
2、西南低涡东移形成准静止锋
这类准静止锋是由于西南低涡东移,涡后冷平流加强形成的。与前者相比,范围小,维持时间较短,强度变化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