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做股票的,但是可比性并不太多。
利弗莫尔是投机之王,突破式交易,追涨杀跌,顺势而为,以一己之力,创造出了惊人的战绩。巴菲特是做价值投资的,他的核心理念是:好公司+便宜价格=买进,然后长期持有。
虽然我入行是受到了巴菲特的影响。
但是我不得不说,巴菲特的理念,对于我们做投机的,尤其是做期货交易的人而言,参考性远不及利弗莫尔。
巴菲特和利弗莫尔是不同时期的人物。利弗莫尔是1877-1940。而巴菲特是1930年出生。
利弗莫尔的时代,股市主旋律是波动,巴菲特时代,股市的主旋律是持续震荡上行。
利弗莫尔的交易方式,是典型的趋势型交易,不看基本面,也不管这个公司好不好,便宜不便宜,有趋势就交易,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获取价差收益。
可以看到,利弗莫尔生活的时代的初期,股市并没有那种超级大行情,利弗莫尔的水平也不足,在里面起起伏伏,几次爆仓。
然后,在中后期那波明显的牛熊转换中,利弗莫尔利用牛市,从第三次破产中东山再起,积累了一笔资金,在随后的熊市中,反手怒空,一波崛起,其盈利的金额放在今天大约在千亿美金左右。
很多人都说,利弗莫尔最后自杀了,在晚年穷困潦倒,所以,不管怎么样,他就是弱,就是失败者。当然了,人向来就如此,喜欢不用思考简单的因果关系。
但是,利弗莫尔的自杀,影响到了很多投机者的信念:做投机,难道真的没有好下场?
他们去详细的研究了利弗莫尔的一生,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最后发现,利弗莫尔之所以自杀,并非主要因为交易。一个交易了40多年的交易者,顺势顺了一辈子的交易者,会想要战胜市场?一个历经数次破产后都能再次崛起的交易者,会被亏损击溃了信念?
有人查证,利弗莫尔在死后,其依然有500万美元的不可动基金,相当于现在的1亿美元。他早就从以前穷困潦倒的经历中获得了足够多教训。即使失败,他也没有穷困潦倒。
利弗莫尔的自杀,来源于其家庭和本身所患有的严重抑郁。
他的婚姻很不幸,第一任在其爆仓后不管不问。第二任妻子酗酒,还开枪打伤过他的儿子,利弗莫尔本身被世人称为“华尔街巨熊”“恶意做空股市者”……这些,可能才是真正导致利弗莫尔走向自杀的根本原因。
无论如何,单从利弗莫尔所创造出的辉煌来看,在投机交易领域,我认为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各位觉得呢?
杰西·利弗莫尔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和1929年“最大的空头”。在1929 年他做空华尔街赚了一亿美元,站上华尔街和人生的巅峰。此后开始走下坡路,在1931年投机出错损失一半财富,并在1934年爆仓破产,最后在1940年以自杀走完人生。
利弗莫尔也被称为股市短线投机客的祖师爷,在他的《大作手操盘术》详细的描述了如何操盘的技巧。而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面更是全面的记录了利弗莫尔一生之中跌宕起伏的冒险投机生涯;一直以来,书中倡导的投机理念和操盘术,被全世界的各国股市的短线投机者学习和模仿。在股票类书籍中的地位等同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
利弗莫尔作为最著名的短线投机者,在股票操作风格上和巴菲特完全不同。巴菲特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为买入依据和分享上市公司成长利润为投资原则。利弗莫尔更喜欢抓住市场即时趋势中的最佳交易机会,以最快的速度赚取最多的钱。
虽然两人的风格如此迥异,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却有一个异曲同工之妙的买入理念。具体表现在利弗莫尔认为一定要等到领头羊股票的价格突破阻力区域的关键点位时买入。而巴菲特最擅长等待好股票被严重低估后,股价走到足够便宜的关键点位时买入。
巴菲特和利弗莫尔都是股市的天才人物,但两人的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巴菲特功成名就,而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最终晚年穷困潦倒。这背后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比利弗莫尔通过做空华尔街挣下巨额个人财富,肆意挥霍金钱和尽情享受穷奢极欲的人生,巴菲特的一生是自律、分享财富的有意义人生。
根据各种公开报道,巴菲特的个人生活随意和平淡,不追求过度的物质生活,并且通过伯克希尔和其他投资者一起分享了投资收益;而且最重要的是巴菲特赚的是上市公司成长的利润,对于华尔街来说,是一个受欢迎的投资者。
利弗莫尔只是一个利己的投机者而已。对于华尔街和官方来说,在做空华尔街挣下巨额个人财富的过程中,利弗莫尔就是那个野蛮人。这就是利弗莫尔为何晚年穷困潦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