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纷纷亮相:世界首只克隆猴诞生、亚洲最深科学钻探井完井、“人造太阳”首次达到1亿度……这些成就反映了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
一、世界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2月5日,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布该成果。
二、中国首颗电磁检测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2月2日,中国电磁检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三、亚洲最深科学钻探井完井
5月26日,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井工程即松科二井超额完成预定目标,胜利完井。最终钻井深7018米,成为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科学钻探计划(ICDP)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
四、 疏浚重器“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
6月12日,首艘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完成首次试航。“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
五、袁隆平团队成功试种“沙漠海水稻”
7月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宣布,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产量超出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产量。这标志着袁隆平“海水稻”团队此次在迪拜沙漠地区的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六、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成功水上首飞
10月20日,国产大型水路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它是中国在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填补了中国在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研制空白。
七、四代核电之“肺”通过验收
10月31日,全球首台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顺利通过验收。蒸汽发生器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之一,业内称之为“核电之肺”。
八、中国“人造太阳”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
11月12日,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发布消息,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大科学装置(EAST),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九、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12月8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后续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十、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12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