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半的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已于日前由国务院新闻办向全社会公布了调查结果。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1590余只,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61只。分布范围有所扩大,种群数量有所增加,栖息地质量有所改善。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生态、科研、文化及美学价值,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大熊猫保护工作,1988年将大熊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2年批准实施了“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2002年启动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又将大熊猫列为15个(类)重点保护物种之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附录I物种,世界自然基金会(简称WWF)则在成立之初,就将大熊猫选为会旗、会徽的图案物种。大熊猫已成为当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战线的旗舰和标志。
为更好地开展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国家林业局组织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及有关部门在1999年6月至2003年底开展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以掌握和了解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分布范围、栖息地及保护管理、分布区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等现实情况。
国家林业局和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对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领导小组和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专家委员会,专门制定了《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实施方案》、《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技术方法》,及《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检查验收实施办法》。抽调川、陕、甘三省57个单位的172名技术人员组成调查队,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负责调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野生大熊猫外业调查范围涵盖了川、陕、甘三省的57个县(市、区)以及辖区内的40个有大熊猫分布的自然保护区。调查总面积为2539789公顷,完成调查路、样线11174条。社会经济状况调查涵盖了三省的54个县(市、区)、223个乡镇。圈养大熊猫调查涉及全国23家大熊猫饲养单位。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行政区划包括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6个地(市、州)、45个县(市、区)、194个乡镇。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为2304991公顷。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596只(不包括1.5岁以下大熊猫幼体数量)。分布面积约1398041公顷,占栖息地总面积的60.65%,当前主要受到放牧、采药、割竹打笋和偷猎的干扰。全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61只,其中70%为圈养繁殖个体。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已达40个,保护有约45%的大熊猫栖息地和约61%的野生大熊猫。
调查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10余年间,我国野生大熊猫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栖息地状况有所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调查也发现,当前困扰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突出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的形势依然严峻;二是人为干扰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影响依然严重;三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根据调查的情况,国家林业局今后将重点从四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一是推进大熊猫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大熊猫保护工程规划,编制保护管理计划,使大熊猫保护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建设,提高大熊猫保护的法制化水平;建立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体系,研发全国大熊猫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二是完善大熊猫保护管理网络,加强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保护。在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和各级保护管理机构建设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抓紧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或整合现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争取将90%的野生大熊猫纳入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之下。在不具备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地区,积极推动大熊猫保护走廊带建设。构建出一个权责分明、互相配合、布局合理、管理高效的大熊猫保护管理网络,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强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管理。开展人员培训,实施栖息地恢复等工作,提高保护管理水平,改善栖息地质量,为大熊猫的繁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加强社区共管工作,促进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协调发展。把社区共管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紧抓好,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构建长效的沟通、互动机制,密切两者的“血肉”联系。加大社区共管资金投入,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妥善解决大熊猫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强化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管理。建立健全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发展机理机制,鼓励圈养单位开展大熊猫遗传物质交流,优化圈养种群质量。使圈养大熊猫种群完全脱离对野生大熊猫的依赖,满足社会对大熊猫的需求,并逐步开展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