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波恩旅游
曼尼普尔是印度东北部地区的一个小邦,因区域敏感,鲜有中国人踏足,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此地是“印度小中国”。因其自然风光秀丽,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称此地为“印之宝地”。2012 年之前,印度和外国游客都需要获得保护区许可证才能进入曼尼普尔邦,给这片土地增加了一层神秘面纱。
曼尼普尔邦是印度北部最东端的邦之一,与缅甸接壤,该邦历史上以其自然美景而闻名,被称“印度明珠”和“山中少女”。除此之外,它还因其地处印度与东南亚国家相连的战略位置而被称为“通往东南亚的门户”
但翻开地图查看,曼尼普尔所处的位置离印度次大陆仅是一条细长的西里古里走廊,最窄的地方只有20公里,与印度的联系可谓十分薄弱。这里人口不多,不到300万人却有10多个民族,本地人长相跟印象中黑乎乎的印度人差别很大,他们是黄种人,据说祖先来自中国,是五代十国时南下迁移的齐人后代。
后来被英国人征服后,传入印度教,才慢慢“南亚化”。但很多古老东方俗延续至今,比如同样以龙为图腾,再如重视家庭、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等优良传统。
曼尼普尔属汉藏语系,发音、文字都跟印地语完全不一样。饮食习惯跟中国人类似,主食以米饭为主,偶尔也包饺子、包子,口味上好清淡、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而印度餐多香料、味辛辣。本地人爱吃的腌鱼、腊肉、咸菜,风味上跟云贵地区很像。
曼尼普尔邦的地形平原少,丘陵山地多。其首府即坐落于因帕尔平原上,居住在该地的人口占曼尼普尔邦半数以上,山地人口则相对稀疏。该地主体民族是梅泰族,占全邦人口七成左右。除梅泰人外,曼尼普尔邦还有包括那加部落、库基部落等30余个居住在山区的部落,部落居民占该邦人口三成左右。
曼尼普尔人能歌善舞,爱好体育运动,是印度著名的体育大邦,它还是马球发源地,这项运动后由英国人传到世界各地。
曼尼普尔原是一个山区王国,有着2000年以上历史,印度和缅甸的主要通路经过曼尼普尔邦,以前土邦大君征收关费,曼尼普尔比印度东北的其他地区富有,因此维持了几百年的独立。1826年,英缅战争结束后,曼尼普尔邦成为英国殖民地。1891年英曼战争后,曼尼普尔王国被英国征服,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1949年9月21日,曼尼普尔王国被逼迫签订协议,并入印度成为一个邦。
事件起源于:英国对曼尼普尔王室纷争的介入。在抓捕曼尼普尔的一个王子的过程中,英国军队杀死了很多当时正在观看传统舞蹈的平民。作为报复,平民杀死了五个英军士兵。这一事件直接引发英国对曼尼普尔王国宣战。英国取胜后,曼尼普王国并入英属印度,而那个王子则被判处死刑,最后在曼尼普尔首府被当众绞死。
对此无赖行径,不屈服的曼尼普尔人一直耿耿于怀,争取民族独立,先后组织成立多个地方武装力量。
曼尼普尔人无论是外貌、语言、习俗、生活习惯都因为跟印度人差别很大,很难融入印度社会。比如曼尼普尔人去印度大陆学习、工作等经常会因为自己的皮肤颜色受到欺凌。
曼尼普尔风景优美,但经济较落后,印度最落后地区之一,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2/5的人是文盲,相当原生态,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且耕作方式粗放原始。
曼尼普尔邦拥有整个东北地区最多的手工业单位和最多的手工艺人,手摇织机是曼尼普尔邦最大的家庭手工业。
曼尼普尔邦也是印度和缅甸之间的毒品贸易的枢纽,所以当地的毒品交易非常普遍,致使吸毒和艾滋病蔓延的情况极其严重。
2. 波恩旅游必看景点
是
海龙屯,古称龙岩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街道海龙屯村,地处大娄山脉东支龙岩山上,冈峦盘曲,怪石崭岩,地形绝险,兵家必争,《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201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海龙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此掀开了海龙屯神秘的面纱。在位于海龙屯茶山的传奇星空营地边缘俯瞰大型原景复活古播州城的历史氛围体验景点——海龙屯土司城,观赏和了解海龙屯传承七百余年的悠久人文历史风情,是一种别样的旅游体验。2017年9月海龙屯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波恩文化艺术展览馆
德国博物馆简介
德国拥有3000多座博物馆,供人民群众学习、欣赏、研究和收藏。众多的博物馆中,有州立、市立的,也有协会、教会和私人的。许多博物馆是从过去王公贵族、教会和私人收藏发展起来的。
德国博物馆种类繁多,题材多样,有自然博物馆、文化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技术博物馆,也有纪念某个政治家和艺术家而设立的博物馆,例如汉堡的台尔曼博物馆和波恩的贝多芬博物馆。博物馆中,多数是综合性的。也有一些专业性的,多数是室内的,但是也有一些露天的。
德国没有代表整个国家的中央博物馆。数目大而门类齐的博物馆分散于全国各地,充分体现德意志国家的联邦制结构。柏林虽是拥有较多博物馆的城市,但是各地居民都能就地看到一J9>博物馆。
根据统计,全国每10个公民中,有9个每年要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分散于城乡各地,目的在于广泛接近人民群众。为了吸引参观者,绝大部分博物馆入场券的价格都很低,有的艺至免费入场。很多博物馆增设咖啡馆,减轻参观者的疲劳。有些博物馆不仅白天开放,晚上还要开放。
全国大部分博物馆属于州和地方所有,博物馆馆长及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职人员。1957年成立了德国博物馆联合会,专门受理各地博物馆的修缮,安全和协调研究工作之类的问题。该联合会设在波恩。博物馆学院设在柏林,专门培养和深造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
4. 波恩旅游攻略
谢邀哈!推荐几条
经典的欧洲出游线路
吧,这些线路以及都比较成熟了:1、经典德法瑞意/1-2国深度
德 法瑞意是欧洲游已经做的非常成熟的一条线路了,大多数国人第一次去欧洲都会选择走这条线路哈,途径的国家城市也都比较多,一年四季都很适合去,一般行程在 12-13天左右,意大利五渔村、罗马斗兽场、威尼斯水城、巴黎、瑞士少女峰、天鹅堡、金色山口、蒙马特高地景点都可以游览到,总体而言非常适合第一次去 欧洲游玩哦~整体行程都会很饱满的。另外也有西欧1-2国深度游的,时间会相对短一些,10-11天左右,例如意大利+瑞士这种。
意大利瑞士2国深度游玩线路参考:
第1天
:国内出发第2天
:抵达罗马第3天
:罗马、天空之城、锡耶纳第4天
:锡耶纳、佛罗伦萨、比萨第5天
:比萨、五渔村、比萨第6天
:比萨、威尼斯第7天
:威尼斯、加尔达湖、米兰第8天
:米兰、卢加诺、因特拉肯第9天
:因特拉肯、施皮茨第10天
:施皮茨、伯尔尼、卢塞恩、苏黎世第11天
:苏黎世、国内2、特色北欧(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
)如果觉得德法瑞意行程有点匆忙,那也可以考虑北欧一线哦,下半年去北欧非常棒,甚至有机会可以看到幸运女神-极光哦,带着家人一起去追极光,应该是一辈子很 难忘的回忆啦~奥斯陆、赫尔辛基、哥本哈根、瑞典小镇、斯德哥尔摩、图尔库都是非常不落俗套的景色哦~一般行程是在10-12天左右。
3、风情东欧(
奥地利+捷克+匈牙利
)想 要去感受不一样的欧洲之旅,东欧也是非常推荐的路线哈(我本人非常喜欢东欧的小镇风光),不管是多瑙河游船、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格广场、奥地利哈尔施 塔特,都有浓浓的欧式风情,在这里更能体会到欧洲文化与中式文化的不同,更能体会到欧洲小镇的绝美,如果你们两都喜欢这种小清新的自然风光,很推荐考虑东欧哦~
这些都是已经有成熟的出游行程线路的~另外还有比较小众但是更深入游玩的例如
“英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
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之前收集过一篇不错的攻略文章,转载给题主参考一下哦,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兴趣点来选择一下目的地的:
喜欢购物
法国、英国、意大利
如果你想要去欧洲大城市采购,法国巴黎老佛爷、英国伦敦商业街、意大利米兰是不能错过的重要线路。另外比利时安特卫普时尚街、丹麦瑞典,总体来说欧洲最潮的就在西欧、北欧,以及意大利。
喜欢自然风景
瑞士、挪威、冰岛、芬兰
不但可以看到峡湾、山川、冰川还能看到各种高地、河流、花园、湖泊、温泉。尤其是北欧的挪威、冰岛、瑞典、芬兰。冬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极光,夏天就可以享受24小时日光沐浴的极昼。
喜欢历史建筑教堂
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梵蒂冈、德国
历史建筑:不可错过布拉格,法国凯旋门圣母院、蒙马特高地,罗马斗兽场、意大利西西里岛阿格里真托神庙群,希腊雅典农神庙,西班牙巴塞罗那高迪系列建筑。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佛罗伦萨乌菲齐艺术馆,挪威奥斯陆维京海盗博物馆。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北欧最大教堂在挪威特隆海姆,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堂,柏林圣彼得大教堂、科隆大教堂。
喜欢城堡
法国、奥地利、意大利、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德国
罗马尼亚德古拉城堡,苏格兰爱丁堡,葡萄牙佩纳城堡、西班牙塞哥维亚城堡、瑞士西庸城堡、奥地利萨尔茨堡、德国新天鹅堡、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丹麦哈姆雷特城堡等等都是值得参观的宝地。
喜欢小镇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捷克
法国普罗旺斯、尼斯、摩纳哥;挪威卑尔根;瑞典哥德堡,德国汉堡;比利时布鲁日;西班牙塞维利亚;葡萄牙里斯本,芬兰赫尔辛基;马其顿奥赫里德;捷克CK小镇。
喜欢海滩
希腊、西班牙、意大利
爱琴海中知名的圣托里尼,米克诺斯,西班牙伊比沙岛,马耳他,意大利西西里岛等。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岛屿,挪威北部小岛,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滩、克罗地亚沿海一带,意大利沿海的五渔村。
喜欢音乐与歌剧
奥地利、意大利
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一次音乐会绝对是一种享受。当然了像贝多芬的出生地波恩,肖邦的出生地华沙等都是值得拜访的地方。去了意大利听一场真正的意大利歌剧那绝对是不虚此行。
欧洲很大,到哪里都能够有一些不同的体验,需要哪个国家详细介绍或者攻略的,题主可以私信我交流呀~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波恩旅游景点
我给你来个我的上海外滩游玩攻略,一整天的,祝您旅游愉快!
1、外滩观光隧道
沿着隧道慢慢移动,可看到隧道内壁上五彩斑斓、变化莫测的小饰物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除了视觉美景外,车厢内传来的动听音乐也会让人陶醉其中,浮想联翩。
2、外白渡桥
这座百年老桥因为更靠近河口,桥建成后不再需要过河费,就被称为“外白渡桥”了。该桥是英国工程师设计的。
3、外滩历史纪念馆
展馆内的图文资料详细记载了上海外滩的百年历史,尤其是墙壁上的浮雕,很清楚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值得后人去观瞻拜访,陶冶情操。
4、外滩情人墙
外滩情人墙,实为黄浦江边防汛墙上的观光台。观光台上设有座椅,这里成了情人们共同的选择。一到不下雨的夜晚,这里便密集地站满约会的情人。
5、黄浦公园
这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欧式花园,已有120多年历史。环境显得比较的清幽,很适合散步。夜晚在这里欣赏黄埔江夜景十分适宜。
6、外滩观景大道
沿着光景大道漫步可以欣赏黄浦江的无限风光。
7、陈毅广场
陈毅广场,是为了纪念新中国上海第一位市长--陈毅元帅而建立的。广场的中央放着一座高5.6米,由青铜浇注而成的巨大陈毅元帅的塑像。
8、陈毅雕塑
元帅塑像耸立在广场中央,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都在他的眼底。塑像周围是喷水池,夜晚会有华丽的灯光投射,极为美丽。
9、浦江游览
浦江游览是游人游览观光的一个极好方式。乘上航船,从繁华的上海滩出发,沿着江面缓缓前行,慢慢欣赏周围各式建筑,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慨。
10、花岗石浮雕
它位于黄浦公园,浮雕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从1840年至1949年间上海人民的革命斗争。两翼为缅怀革命先烈而刻上装饰性的花环图案。
11、十六铺
十六铺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该地还建有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
12、城市雕塑群
又被称为"城市眼睛",是上海美化城市的工程之一,主要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
13、瀑布钟
"时代的步伐"即位于海关大楼正对面的瀑布钟。它镶嵌于绿色长廊之中。
14、海关大楼
外滩13号海关大楼1927年建成,是外滩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仍然是上海海关的驻地。
15、亚细亚大楼
这栋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大楼气派雄伟,华贵典雅。
6. 波恩旅游景点有哪些
迟到的《第一交响曲》
有研究认为,早在贝多芬不到二十岁时,他在故乡波恩就曾尝试创作交响曲,但贝多芬《第一交响曲》最终首演于1800年,这也是贝多芬来到维也纳的第八个年头,此时他已快要步入“而立之年”。《第一交响曲》明显有着海顿、莫扎特等先贤留下的影子,但贝多芬用奏鸣曲式创作的终曲里,诙谐活泼的旋律还是对传统有所突破。
遗嘱与《第二交响曲》
时年32岁的贝多芬受到了来自社会和音乐界的一些偏见,身心俱疲,近乎崩溃,他给自己的兄弟写下了遗嘱,内心绝望,但他也写道:“只是艺术留住了我。” 同年,也就是在立下《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的那间屋子里,贝多芬继续创作他的《第二交响曲》,并在第二年首演。这部作品是贝多芬走出死亡阴影,对生活重拾信心的赞歌,音乐中充满了坚强和信念。
改名的《第三交响曲》
贝多芬修改后的《第三交响曲》首页。
1804年,贝多芬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委约,将自己的《第三交响曲》题献给拿破仑,在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中,出于对拿破仑恢复帝制的愤怒,贝多芬将这部交响曲改名为“英雄”,并题注“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第三交响曲》不仅在篇幅上超越了贝多芬前两部交响曲,其音乐的戏剧性和先锋性在当时都是重大突破,贝多芬身后的伟大音乐家们,比如勃拉姆斯、马勒、柏辽兹、理查·施特劳斯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着《第三交响曲》难以磨灭的印迹,这部交响曲的完成也被认为是贝多芬进入创作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第四交响曲》的温柔
在完成《第三交响曲“英雄”》后不久,贝多芬便随即开始创作被称为“命运”的《第五交响曲》。但他意外停笔,转而投向性格完全不同的《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创作中。《第四交响曲》采用“最和谐的音调”降B大调,整首曲目轻快、明朗又富有诗意的细节。《第四交响曲》和随后创作的《第八交响曲》,都是属于描绘欢乐的体验、满足的生活、幸福和爱情的音乐体现。据说,这时正是贝多芬眷恋着他的情人——特莱莎的日子。
最脍炙人口的“贝五”
第五交响曲首演地:十九世纪初的维也纳剧院。
同一时期创作的第四、第五交响曲鲜明的表达了贝多芬感情的两个极端,《第五交响曲“命运”》是作曲家“我要同命运搏斗,它绝不会征服我”的决心在音乐上的充分体现,也被后人称之为“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贝五”至今仍是最脍炙人口、所有交响曲中知名度最高的杰作,规模宏大的凯旋末乐章中,欢腾、光明、胜利一往无前,整部交响曲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焕发出耀眼的光辉。为进一步表现令人振奋的效果,贝多芬也在惯用的乐器之外,特别添加了三个长号、一支短笛和一支低音大管,这些乐器的使用在交响音乐史上实属首次。
有想象空间的《第六交响曲》
1808年,在贝多芬完成《第五交响曲“命运”》之后,紧接着完成了这部能让人置身乡村美景惬意中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贝多芬少年时,曾听过作曲家克内希特的交响曲《大自然的音乐肖像》。在这部作品中,克内希特非常具象地描绘自然界的声响。而贝多芬,并没有像一个传声筒那样复刻自然。他虽为乐章起了“溪畔景象”“暴风雨”等标题,但在音乐中却把对溪水、鸟鸣、暴风雨的“描绘”成分降到最低。贝多芬强调:“我们应该留给听众相当的想象空间,绘画式效果在器乐中过度被强调时,将丧失其本意。”
《第七交响曲》是配乐宠儿
与《田园》不同,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没有任何标题。但是听众和评论家们很喜欢猜测一部无标题的纯音乐作品到底表达了什么“含义”?甚至在贝多芬时代,有一些喜欢听音乐编故事的人,为“贝七”编了许多故事。“贝七”是配乐宠儿,“现代舞之母”邓肯以之为配乐,表达自由奔放的舞蹈新观念;爵士音乐家约翰·柯比在他活力十足的《贝多芬的即兴重复》中用了“贝七”第二乐章的主题;近十几年,“贝七”成了影视音乐的宠儿,出现在《交响情人梦》《国王的演讲》《这个男人来自地球》《X战警:天启》等影视作品中。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用到了《第七交响曲》。
放松的《第八交响曲》
与宏大篇幅的“第七”相比,《第八交响曲》显得像一首小品,活泼率真,又不失幽默。1812年,贝多芬在特普利采结识了歌德。歌德抱怨说他实在躲不开包围着他的恭维,所有人都来致敬,因为他们两人实在太有名了。而贝多芬回道:“您无需介意,这些恭维话也许都是献给我的。”这样的言语风格实在是“很贝多芬”,他那时对于自己的成就充满自信,正是带着这样的自信心,他在同年创作了《第八交响曲》。所以“贝八”中能听到乐观率真的情绪,有着深邃的幽默感和极其浓缩的曲式,有点像是为之后的创作做某种放松。
“贝九”的大名《欢乐颂》
贝多芬多年前便产生过为席勒的《欢乐颂》配乐的想法,直到创作“第九”时才决定在末乐章中将其作为歌词,于是家喻户晓的“欢乐颂”诞生了。如今,不论在任何地方演出“贝九”都算是当地音乐生活中的盛事,能不能完整地演出“贝九”也是检验一个民族音乐水准的试金石。由于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耳聋已经非常严重,因此他在配器上难以把握尺度,写下了许多十分困难的器乐、声乐片段,后世的一些指挥家往往对总谱做出一些调整,如瓦格纳在指挥这部作品时加入了一些总谱上没有的渐强渐弱记号,符合艺术规律且效果上佳,此后成为了许多指挥和乐队演出时的“传统”。
瓦格纳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他极度推崇贝多芬。
《D小调第九交响曲》又称“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最后一部完整的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堪称其创作生涯的巅峰。它不仅是在交响曲中加入合唱的首次尝试,其宏观的构思和开浪漫主义先河的表现手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展现了一个转向内心探索的贝多芬,一个哲学家,一个失去听觉、坠入深渊的悲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