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去探访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石龙镇的5代铁匠宋远平先生,从唐山出发,穿过华北平原,沿着太行山的井陉豁口进入黄土高原,然后沿着汾河一直向南而行,经过司马迁的故乡韩城――汾河汇入黄河不久经过的地方,进入关中平原。然后从东南方向绕过西安主城区,穿过秦岭进入汉中,穿过大巴山进入成都平原,经过成都沿着大雪山的边缘向南行驶,就进入了大凉山。冕宁石龙镇就在京昆高速的西侧,我们下高速,沿着108国道行驶,石龙镇很快就到了,宋远平家就在108国道的左侧。
我们这次旅行走过了中国的两级台阶,穿过了太行山、秦岭、大巴山三个豁口,从华北平原进入了黄土高原,然后从黄土高原进入了成都平原。最后到的是横断山区的第三个阶梯。
行驶在从唐山到石家庄的高速上,车窗前面和两侧都是黄土地,过石家庄井陉后,映入眼帘的山开始连绵不断,路两侧的树木还是萧索的。坚硬的灰褐色土坚强地挺立着,度过黄河后,开始觉得水汽多了起来,看着外面的路牌,显示的是渭南。进入秦岭地区开始,山上的树就是绿色的了。
然后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隧道,多得让人数不清。号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今天彻底被人类征服了。
今天我们走的路应该是子午道与金牛道贯通的这条路。人类的伟大不仅在与穿山的隧道,而且还有穿山的西成高铁。唐明皇从西安走到成都花了46天,现在坐高铁最快的只要3个小时多一点。
穿越秦岭的这条古道,对应的是秦岭的几个豁口,与燕山的喜峰渡口一样,从四川盆地到关中最好走的道路是祁山道,这是顺着古汉水冲刷出来的河谷走的。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伐魏的时候就是走的最西的路,缺点是路途遥远,到了天水后还要过翻过陇山才能到达宝鸡,然后从宝鸡进军长安(这条路我在重走长征路的时候走过,穿过麦积山隧道就到了宝鸡)。基于这条古道开发的铁路是兰渝铁路,陈仓道开发出来的铁路是宝成铁路。1958年通车的宝成线基本沿着陈仓道建设,进入秦岭后沿清姜河行进,从杨家湾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升高却达680米。
基于古道开发出的公路就很多了,除了我们走的京昆高速,还有多条国道:108国道,成都至汉中段沿金牛道,汉中至西安段基本与傥骆道一致;316国道,汉中至天水段的南段沿着褒斜道;210国道,沿着洋巴道-子午道一线,不过并没有走子午峪,而是沿着沣河直接出山。
除了陆路,还有水路。唐朝时候有很多人愿意走水路,因为水路更省路费,顺流而下的时候速度甚至比陆路还快。杜甫著名的那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沿着岷江可以从成都到乐山,岷江在乐山接纳青衣江和大渡河后继续奔流,在宜宾汇入金沙江成为长江,从宜宾到泸州,从泸州到重庆,从重庆到荆州,都可以沿江而下。到了荆州就可以沿着汉江上溯,从襄阳到洛阳。
美好的风景不仅是山山水水,更是人间的真情。我总是把拜访朋友放在研究山河地理文化同等重要的位置。
从G5京昆高速转108国道,不远就进入了石龙镇,石龙镇坐落在国道两旁,安宁河(泸沽河)沿着108国道往南流淌,在四川很多地方,你都会发现道路伴着河流走的情况,那年我们从成都去壤塘,过了都江堰后,所走的道路一直是傍着大渡河的。
石龙村是个很美的村子。村子临河、临国道而建,大门朝东或西开,不是北方常见的面南背北。这是因为借助了山地和河流的走势。这里四季如春,有“春城”之称。
当我们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宋远平携家人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让我心里暖暖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旅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遇到兄弟。
问答未及已,饭菜已经上来了。种满蔬菜的院子里,支起了几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当地的 美食 ,有冕宁的火腿、自己做的酸辣椒、南瓜、鸭蛋……我非常喜欢吃那个酸辣椒,这与四川泡菜、东北酸菜、西北的酸菜都不一样。凉山本地酿的烧酒也劲头很足,有当地特色。
其实,这里最出名的是冕宁火腿。地道的火腿选用凉山黑猪,腌制发酵,味道很鲜美。
沿着108国道南行,就到了泸沽镇,这里的商品非常多,有蔬菜,有日用,还有农具,这里天天有集市,蔬菜很新鲜。这个泸沽镇与泸沽河还很远,有300多公里路,需要6个小时。宋远平的侄子宋少东告诉我说,我听说这么远,只能打消了当下前行泸沽湖的念头。
冕宁的好客是非常值得称道的。1935年红军长征,就走过冕宁的道路,宋大哥说,他们房子后面的路毛主席就走过。当年红军经过这里,和彝族小叶丹歃血为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然后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进入川西高原。
宋大哥整个家庭人很多,子侄辈都青出于蓝,都有自己的事业。这里的侄子给叔叔叫小爸,三个侄子还有一个内侄子,带着各自的妻子孩子,以及父亲聚在一起,大家边吃边聊,不觉太阳落山,然后吃晚饭,太阳落山后,天气变凉,宋大哥拿来火盆,还有数字,点起火来,烤着火继续聊天。
我非常喜欢这种浓郁亲情的氛围,祝福他们越过越好。
我喜欢的风景是山河地理,这些河流、这些山脉因为不同的人文 历史 才具有了多姿多彩的特点。离宋大哥家不远,还有一个景区――冕宁的灵山景区。
景区树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灵山许愿灵”。我们开车盘旋而上,就到了山门,停车场停了很多车,据说,这里许愿很灵验,信徒很多。
传说,燃灯佛曾经在这里修行,五百罗汉在这里神游。
灵山寺因其罕见的“佛道儒”三教合一而形成了终年旺盛的香火和宏大的建筑规模,被香客游人百般供奉敬仰。
相传冕宁灵山寺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整个攀西规模最大的寺庙。主体建筑中,大雄宝殿宽敞明亮,庄严肃穆。在殿中央,释迦牟尼佛像被高高奉起,两边是十八罗汉护法。在后殿,供奉着灵山寺的开山祖师悟真和尚杨学信的木雕。
据说,全天下的韦陀皆是清一色的站立姿势,唯有灵山寺的韦陀是坐像。有人说,这是因为灵山寺自古便是清静之所,无须韦陀庄严而立。
这里的桃花已经开得很盛,处处都是江南水乡的气息,从山门都寺庙还有很长的距离,我们选择了骑马,牵马的是彝族人,她背上还背着孩子,牵着马在水泥路上走,中间还经过一片林地,愿意探险的人与牵马的商量,从林子中间走,牵马的觉得路程更短,当然同意了,于是一匹又一匹的马钻进了树林。
只是这里的马没有精神气,他们是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厌烦透顶了,就像我去草原骑的马一样,无非是凑合事,巴不得赶紧回家吃草料。
这是一个非常汉化的寺庙,我甚至觉得道家的气氛很突出,香火很旺,烟火气也浓。从前殿到后殿,走了一遍,有个地方是用很老的方法占卜,是把两片瓜一样的东西从空中抛下。有不少人在哪里看这个抛上抛下的 游戏 。
寺庙的碑林上刻了很多诗词,也给我留下了印象,出门的时候,我们买了一些寺里做的素饼,我觉得味道还可以,价格也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