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2022中央台的喜德值得是喜德县,位于四川凉山,当地不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火把村三组种植花椒款发了吗?
发了
夕阳下,暖暖的红霞斜照在喜德县山间地头里的花椒树上,红润润的花椒果透出了油亮亮的椒油,散发着一阵阵浓浓的麻香味,弥漫在花椒地及方圆几公里内的空气中。
在喜德县沙马拉达乡花椒市场里,忙碌了一天的马海伍来把白天摘下的一大兜花椒背进花椒市场,背篼一放在摆台上,花椒收购商抢着前来观看,跟马海伍来谈起了价钱……
近年来,喜德县委、县政府极其关红注花椒品质,大力发展红花椒产业、打造红花椒品牌,将其列为农业上的“一薯一鸡一花椒”品牌,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如今,喜德红花椒树成林,优质的果实让椒农们笑逐颜开。种植面达15.35万亩,全县24个乡镇、170个村均有花椒种植,花椒产业发展在喜德已成为高山、高二半山助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沙马拉达乡铁口花椒产业园。 邹强 摄
提档升级助农致富
喜德红花椒属大相岭山脉的红椒品系。在凉山,喜德花椒是上等品,历史非常悠久,自唐代以来就随南方丝绸之路出口到印度、意大利等国家,后被列为贡品,供皇室享用,所以喜德的红花椒也素有“贡椒”之说。
早在建县初期,喜德县就发展了红花椒产业,之后的十几年间,每年都不断地在扩展花椒种植面积,但红花椒寿命短短只有10―15年,加上管理不善、技术不到位等原因,部分花椒树不到6、7年的时间就衰老了,导致年年补种、一直形不规模化的局面。
2018年开始,喜德县委、县政府投入860万元采购了571.76株大红袍花椒苗子,为已在大规模种植了的沙马拉达乡、贺波洛乡等地方进行补种,并邀请花椒专家对花椒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管理指导,为老花椒园区进行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沙马拉达乡地处喜德县高山地区,夏天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微风拂面,是个适合生长红花椒的地方。这里的村民,早就利用这自然条件优势,祖祖辈辈就与花椒打上了交道。
马海伍来家住沙马拉达乡甘祖村,在缺乏平地的山区,过去,该村的村民舍不得用整块土地来种植花椒,只种植一半的地,一半留作种植荞麦与土豆,也舍不得剪掉枝丫,都怕花椒结的少,这样没有形成规模,产量低、价格低,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
为了解决村民没有大规模种植、没有按科学种植、科学管理花椒的问题。自2016年开始,喜德县委、县政府大量推出了大红袍花椒品种,为村民免费发放优质花椒苗子,并把科学技术送到村民手中,对村民进行花椒种植技术培训、教村民科学种植、科学修枝、科学剪枝、科学管理等技术。
“修枝、剪枝、打药、施肥,这才是花椒丰收的法宝,修剪枝丫过后花椒才能结上大果,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才能更加润红,也好采摘,卖到高价。”谈起花椒,马海伍来头头是道。
2018、2019连续两年,马海伍来免费领到了400多株优质花椒苗子,不仅要补种原有的花椒地,还开始在海拔2800多米的荒地里试种花椒,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海拔2800多米的山地不仅能适合生长花椒,而且结的非常好,他家的花椒地一下子从十几亩增加到了26亩多。这两年,花椒价格也一下子涨到了20多元,就在2019年,他家的花椒收入就有了10多万元,成了致富的一大途径。
邻里的村民,看到马海伍来在山顶上种植花椒,得到了实惠,家家户户学起了马海伍来,他们也把花椒种在那山顶的荒地上。如今,站在沙马拉达乡觉莫村瓦祖折洛山梁上,山两面的斜坡上,长满了层层花椒林,绿树成荫,形成一片绿水青山。
现在,马海伍来成了村里花椒种植培训教师,每次开展培训,他都作为培训教师为前来参加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的村民讲解花椒种植、管理技术,成了村里真正的致富带头人。
目前,沙马拉达乡已建成了铁口村――觉摸村――火把村、巴久乡尔补地村――沙马拉达乡马布村――甘祖村的沙马拉达乡红花椒产业园区,种植规模达1.5万亩,形成了规模化的花椒产业。

热闹的沙马拉达乡花椒市场。
建基地提品质
这几年,喜德县立足于2020年同步全面奔康的要求,着眼于持续稳定脱贫的目标,按“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承接国家针对深度贫困彝区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多渠道统筹资金,发展产业基地建设战略,大力建设花椒产业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达到带动农民致富的目的。
2017年开始,喜德县以政府补贴、企业引领、合作社运作或农户自建形式,投入4800多万先后建立了300―500亩花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90个,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其中红花椒基地达53个25000多亩。
2018年,格衣尔洛以政府补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领的形式在光明镇则果村流转了800多亩土地,建设农业产业红花椒基地,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以“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由喜德县云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种植,完善了产业道路、滴灌等设施,配套建设有4幢标准化养殖场,为达到粪污有效资源化利用,配套独立的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场一个,初步形成种养循环产业基地。
“在这里务工,每天能得到100元,不能外面打工的时候,我们家经常来这里打工。”吉觉伍沙是则果村里的一户贫困农户,产业基地建设初期,他家土地27亩被流转了进去,每亩每年流转费300元,一年能得到8100元的土地流转费,平时在闲空时,经常在产业基地务工,每年能得到3000-5000元的务工工资,增加了收入。
产业基地建设以来,为当地村民解决增收致富目标,产业基地需要除草、施肥等需要务工人员时,优先使用贫困户和流转土地的农户在产业基地务工,让他们不需出远门在家门口也能挣钱。就今年,在产业基地就近务工215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人次,非贫困户47人次,为当地务工增收20多万元。
建产业园打品牌
几年来,喜德县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县级涉农整合资金大力加快花椒产业园区建设,把喜德花椒打造成规模化发展,提升质量、打造品牌,为种植花椒农户增值增收,致富奔康。
在产业园建设中,一是合作社(大户)将农户手中的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起来,每年向农户支付流转租金;二是针对部分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通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由企业、合作社(大户)经营其土地,并按照农户土地面积折算入股分配产业收益;三是企业、合作社(大户)在需要劳动力时,必须优先从流转和入股土地的农户中选用,并且支付每人每天不低于80元的劳务报酬,同时把种植技术带到产业园,定期不定期集中农户在产业园进行技能培训,这样不仅给农户增加了收入,也给农户带来了致富经,让农户也能后续独自发展。
“再过一年,我家新种的花椒就能挂果了,到时收入可以大大提高了。”吉克哈古家住在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西总村,2018年,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到了合作社当中,合作社为他家发放了850株优质花椒苗子,种植了12亩花椒,一下,花椒成为了他家重要的经济来源,成为了他家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近几年,喜德县以“农户种植+合作社技术培训+管理”的模式,在孙水河流域两岸发展花椒产业园,政府投入2100多万元以每亩补助1200元,农户投工投劳的形式,建成了以两河口镇波振村、呷多村、瓦库村、洛各村、红岩村、两河口村、瓦尔西总村和且拖乡联合村为核心区域的1.1万亩孙水河花椒产业园,以贺波洛乡塔普村为核心区域,辐射塔青村的5000亩贺波洛塔普红花椒产业园和鲁基坛罐窑花椒产业园三个产业园,形成了有产业园、有基地、有规模的花椒产业链。
县委、县政府大力打造了“喜德红花椒”“喜德大红袍花椒”等几个品牌,把花椒产业打造成老百姓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产业,并利用“县长带货直播”“公益直播”“东西部扶贫协作直播”等网络和农村电商线上线下平台,直销喜德红花椒,把喜德红花椒送到全国各地食客的餐桌上。2019年,喜德县干花椒产量达到1404吨,产值达2.24亿元,正在建成“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致富理念,把生态建设作为群众致富重要举措,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助推了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