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人为。
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先不要急着扩大搜索范围,而要认真反思一直找不到合适对象的原因。原因可能就出在合适上,即对合适定位有问题,存在误区。如果总是看不上别人,那么这个合适可能是孤芳自尝要求太高,应适当调整择偶条件。如果总是被别人看不上,那么这个合适可能存在短板,必须及时补强补足。如果抱着自定的所谓合适不放,那么扩大征婚范围可能收效甚微。
如果你的交友圈很小,朋友也很少,很多时候又不想一个人待着,应该怎么做?
我有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故意把自己封锁起来了,不走进别人的心里,也不让别人走进我的心里,其实我很孤单无助,有时候心都是疼的,经常躲在无人处流泪,我忍不住了,就去新华书店待着,刚开始可能也无心看书,慢慢地,碰到感兴趣的书,就能读下去,可以忘记所有烦恼忧愁,一心扑进书里,每次从书店出来,我的心都特别平静安宁。再就是逛超市,我是个吃货,但是又怕长胖,所以总是在食品区徘徊挣扎,我一个人在超市可以逛3个小时,而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区,有时候想任性一下,就会买些想吃而不敢吃的零食,回家边看电视边品尝美食,每到这个时候,我都很开心,什么烦恼孤单都跑得远远的。我还喜欢到不收费的公园乱逛,戴着耳机,一边听歌,一边看看花,看看水,看看不远处的小孩们嬉戏。有时候我也会去网吧,我不打游戏,就是去那里看个电影,看看八卦新闻。这些都能让我浮躁的心安定下来。
首先问你两句话:你是“有时候”不想一个人呆着,还是“经常”不想一个人呆着;你朋友圈很小,是因为职业原因还是性格原因?根据这两句问话的答案,才能真正地对症下药。主动性地选择独处,和被动性的独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你享受独处的乐趣,还是不想一个人待着,处理方式更加不一样。下面,姑且帮你分析一下:
第一,交友圈很小,朋友很少,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主动减少社交。不是没朋友,而是自己选择没朋友,喜欢一个人待着,享受独处带给自己的愉悦和实惠。愉悦是指,独处让他感到充实、自信和快乐、满足。实惠是指,独处让他有时间有精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二是被动型独处。有些人对社交有恐惧症,性格内向甚至孤僻,不愿意或不敢主动交朋友,尤其对初识的陌生人有抗拒和排斥心理。这种独处,有的人是封闭性的,就愿意一个人待着,只有自己一个人待着才感到自在。有的人是本封闭的,有时候喜欢独处,有时候又渴望交流。所以,开始问你,你是偶尔不想一个人待着,还是经常不想一个人待着,这是两种心理情况。
三是职业造成的客观原因。有些人所从事的职业,比如,科研人员、殡仪馆人员等等,这类职业,要么是需要关起门来、安安静静、减少交际;要么是职业,不被人喜欢,别人疏远他。也有的人是因为职业原因,比如掌握实权的人,担心别人打自己的主意,干脆减少人际关系,有意识地隔绝交往。
四是人品问题,没人愿意与你交朋友。这一点不说了,这类人自私自利、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小里小气,最终是众叛亲离,没有朋友。就是你不想一个人呆着,也没人理你。
第二,主动性的选择独处的人,有时候(偶尔)感到寂寞,不想一个人待着,想与人交往。我有一位朋友是作家,性格比较清高,喜欢独处,朋友也不多了。写作的时候,简直就像人间消失一样,自己躲起来,埋头写作。有时候写烦了,寂寞了,耐不住了,就电话“骚扰”我们,找我们喝酒。
我们是他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知道他的特点,都能包容他。换作别人早就不理他了,你不需要我们的时候,自己独处快乐;你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随叫随到?你知道这个朋友是怎么处理的吗?
他知道自己寂寞,想出山了,就呼朋引伴,但又没有几个真心朋友,只想与朋友们聚聚。他很懂人性,知道这样做有些自私,每次都是他请客,准备一点礼物,把我们张罗来聚一聚。我们也需要这个“由头”,给他这个面子,比较迁就他。
你也可以学习他。你经常一个人待着,不经常联络朋友,不注意经营友情,凭什么你想独处的时候独处,需要朋友的时候,朋友就要出现?为此,你可以主动请客,准备点小礼物,朋友们还会迁就你的。独处久了,你也应该偶尔聚聚。
第三,被动型的选择独处的人,想交朋友,不想一个人待着,渴望有人交流。被动型独处的人,一是很难交到朋友,二是性格内向,不主动交朋友。记住我开头的文化,如果你“经常”不想一个人待着,说明不享受独处,害怕寂寞,受不了孤独。没有朋友,一定要主动创造机会交朋友。朋友多了,你就热闹了。当然了,你也别饥不择食,交一堆酒肉朋友。
如果你喜欢独处,不想一个人待着,但又不想与朋友太热闹。你可以参加一些活动,比如,报一个旅游团,与陌生人一起去旅游;你可以参加一些读书会活动,与陌生人一起去交流;你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与陌生人一起去做公益,等等。这样,既保持你独处的习惯,又满足你不定期想与人交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