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说到人口,国家允许一对夫妻生三个孩子,但是现实是超生现象很普遍,走访的一个贫困户有七个孩子,本来就人多地少,只能恶性循环。大多数彝族人不会普通话,家访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找翻译,一些孩子义务教育没完成就辍学在当地小业主打工或者在家务农,不会普通话根本无法出门打工。而且根据昭觉县的实际情况来看,物价相对较高,一个初中生一学期的费用在3000左右(包吃住),而云南宁夏的费用基本是昭觉的50%左右。凉山和恩施自然条件差不多,群众基本住在大山里靠旱地谋生,典型的农耕社会,但是凉山地区的不同之处就是人口超生严重,贩毒吸毒艾滋病泛滥,从各个缉毒检查就可以看出来,语言问题造成他们很难外出打工,很多人得到扶贫后搬离大山但是离开土地基本无事可干,崭新的房子,里面啥都没有,还是支着火盆烧饭。这是我们助学调查后我个人得到的结论
政府要加大扶贫力度~
凉山彝族的起源和发展?
一)族称 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历史上还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纳罗泼”、“迷撒泼”、“濮拉泼”、“濮瓦泼”、“阿西泼”、“撤尼泼”、“里泼”、“葛泼”、“罗泼”、“罗武泼”、“阿哲泼”、“六米”、“勒苏泼”、“山苏”、“阿租泼”、“格濮”、“阿武”、“他鲁苏”、“撒摩都”、“六得濮”、“纳查”、“拉乌苏”、“纳若”、“咪西苏”、“罗罗”、“白罗罗”、“黑罗罗”等几十种。“诺苏”、“纳苏”、“聂苏”均为彝语,“诺”、“纳”、“聂”是各地方言语音差别所致,都是“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彝族人们的观念中包含有深、广、高、大、强、多、高贵、主体等意义,“苏”是群体、人们、家族的意思,“诺苏”(或“纳苏”、“聂苏”)意为“主体的民族”、“尚黑的民族”。1950年始,彝族选择了鼎彝的“彝”为共同的族称,替代了旧史籍文献中的“夷”字。 (二)、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