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日在家休息,打开电视机,获悉新闻报道《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的事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台湾知名记者,十多年如一日,帮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叫大营盘的麻风病集中居住村落,为当地少年儿童盖学校,利用有限时间亲自教学生,与当地人吃住在一起,将一个没有一名小学毕业生被忽视的学校建成了一所中学,并能为曾经爱歧视的学生提供外地就业岗位,实在不简单。
她为了什么?为了出名?她早就是名人了。是富人对穷人的馈赠?她不算富人。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或是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靠四处奔波才积攒起来了善款。张平宜是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的高尚人。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长期做好事的人是靠高尚的价值观支撑的。这种高尚价值观除靠自身主动修养外,还需要全社会大力予以弘扬。在当今物流滚滚的世界里,少数为富不仁、为官豪夺之人好惩治,而对斤斤计较得失、贪图安逸享受之人的增加,我们似乎没有良策。
过去我们曾经用雷锋精神教育人,现在是否管用?依靠新闻媒介宣传好人好事是否管用?我想作用并不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在未成年形成,面对我们的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现状,从课本、教育方式到教育效果,依我看还不如民国初期有的地方,因为我看到过民国初期的课本比现在的课本写得好,民国初期培养的仁人志士确实不少。
我不想发表太多的感慨,通过网上下载张平宜的事迹介绍附贴一下,相信大家看后,能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