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钱》这个小品,是赵本山小品中非常独特、非常特殊的一个。《不差钱》这个小品的诞生或许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这个小品诞生在赵家班中,则应该是一个必然。我的意思是,这个小品或许只能诞生在赵家班中。因此,对于赵家班来说,它既是一个偶得,又是一个应得。
先分析下当时的小沈阳。在《不差钱》之前,小沈阳就已经在民间拥有很大的名气,知名度不断上升,甚至有势不可挡的趋势,给人感觉呼之欲出。他的舞台形象和幽默风格也已经深入人心。那时候,小沈阳的舞台形象是扮演一个不男不女的人,穿着裙子(或者说七分裤)。通过这个形象,小沈阳可以取得很好的搞笑的效果。但是,以这个形象登上央视的春晚舞台,还是会有些困难的。不过,有人可能会不同意这个观点。可能有人会说,李玉刚也是男扮女装,李玉刚不是也登上了央视的春晚吗?但是,我想说,小沈阳和李玉刚不同。李玉刚男扮女装后,能够真假难辨,可以比女人更妩媚、更女人,有审美的意味。而小沈阳男扮女装后则变得不男不女,非常可笑,有暴露丑的意味。于是,困难就出现了。如果想要保留小沈阳式的搞笑效果,就需要保留小沈阳这个穿裙子的形象以及不男不女的形象。但是一旦保留了这个形象,又有可能导致小沈阳无法登上春晚的舞台。因此,如何能让小沈阳能够穿着裙子,并且为小沈阳穿裙子的举动找到合适的理由,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一般来说,都是女人穿裙子,男人怎么能穿裙子呢?于是,就需要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让男人在这种情况下能穿裙子。也就是说,在这个作品中,是小沈阳的形象在先,小品在后,小品是为小沈阳量身打造。换句话说,小品需要创造出一个情景或者场景为小沈阳穿裙子的举动找到合理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男人能够穿裙子呢?我们都知道,苏格兰的民族有个习惯,那就是男人可以穿裙子。于是,让小沈阳在一个苏格兰风情的饭店里做服务员,小沈阳穿裙子的举动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因此,《不差钱》这个小品才选择了苏格兰饭店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或者说背景。
第二,看看整个故事大致情节。情节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星光大道》的毕老师到铁岭的一个乡村选演员,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事。其实,这个故事架构本身可以说很普通。但是,对于赵家班成员来说,这个故事架构却很好,它可以让赵家班的演员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的意思是,毕老师来选演员,会要求演员来展示一下他们的唱歌水平。于是,在这个小品中,小沈阳和丫蛋进行唱歌,就变得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了。因此,他们的唱歌特长就这样被展现出来。
另外,这个故事架构,对于赵家班的成员发挥他们的幽默功力,也非常得力。这是因为,在《不差钱》之前,赵家班中,就有人通过自我介绍等方式进行搞笑,并取得了很好的搞笑效果。恰好,老毕主持的《星光大道》就有演员进行自我介绍、获奖感言等环节。于是,这个部分,被小品《不差钱》借用过来,用来为赵家班的演员施展搞笑服务。具体地说,是丫蛋在自我介绍地时候,由于紧张,一直说错话,小品把人物的紧张进行了夸张化的表现,取得了很好的喜剧效果和艺术效果。而借用《星光大道》的节目环节,来为小品中的演员提供发挥的空间,这正是这个作品的巧妙之处之一。
第三,再次回到主要演员小沈阳。前文已经叙述,作者已经用一个巧妙的办法,让小沈阳穿上了裙子。并且通过一个选演员的故事情节,让小沈阳得以展现他的唱歌特长。但是,这个作品要想真正成功,还需要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展现小沈阳的搞笑功力。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小品得让人笑。小品中的主要演员更是如此,他需要承担主要的搞笑任务。那么,如何让这个小品产生有力量的笑点呢?其实,《不差钱》这个故事的发生背景,苏格兰饭店,为小品中爆发的非常有力量的笑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在苏格兰风格的饭店中,恐怕真的没有东北民间的特色食品,如小野鸡炖蘑菇等。这一点在这个场景中显得非常真实。在这个基础上,小品中才会出现一个非常有力量的笑点。那就是这段对话,赵本山说:“这个可以有!”小沈阳答:“这个真没有。”
在这段对话中,小沈阳很显然承担的是搞笑的功能,赵本山则是充当了陪衬的作用。小沈阳的幽默也因此能够生动而形象。这个笑点在前面的一系列的对话铺垫下,终于爆发出来。于是,全场也跟着爆发出热烈的笑声和掌声。
最后,这个作品还暗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每个人要想成功,都得有一个“毕姥爷”。无论是这个毕姥爷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从这个意义上,对于小沈阳和丫蛋来说,真正的毕姥爷并不是毕福剑,而是他们的师傅赵本山。是赵本山把他们领上道儿了。
因此,在我看来,这个作品可以说是一个绝处逢生、剑走偏锋的作品,仿佛是悬崖上长出的一朵奇花。它的诞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如我开头所说,如果这个作品一旦诞生,它恐怕只能诞生在赵家班中,因为,它是属于赵家班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