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共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爱尼”、“碧约”等自称,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翘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哈尼族的服饰多为黑色、蓝色镶彩色花边。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人喜戴帽。女青年爱用银链、银币、银泡为胸饰。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多采,但由于有语言无文字,有的已失传。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也较为完整的如神话史诗《身色密色》、《十二奴局》、创世史诗《烟本雀本》等。哈尼族喜爱音乐,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平时都喜欢随身携带乐器,小伙子带三弦或四弦,姑娘爱把乌和响蔑。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党政军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打秋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归,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