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进步,情感启迪已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什么是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书育人”。针对语文教学而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书”就是提高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能力和技巧,培养文学素养。“育人”就是在“教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启迪,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他们的人格。在新课标中就这样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从而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这个基本任务。” 这里笔者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启迪。 一,情感启迪的必要性:
综观语文教育,在经历一次次改革、争论、探索与实践之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同其它课程教育一样,存在着严重的教与育的脱节。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二点:一方面传统所承袭的人们价值观的偏颇。“学而优则仕”把社会分出个九流三教来,贵贱分明。另一方面现阶段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社会对人材的选拔急功近利,加剧了教育的功利性。片面强调应试教育已成为了教育的深层隐患。社会也必将为这种教育的功利性埋单,付出不菲的代价。
笔者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搭建自己和学生间的心灵之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我有一个习惯:要求我的学生每个星期写一篇周记给我。不问篇幅长短,语言是否华丽,技巧是否运用得当,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把一周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情感障碍,或者是欢娱开心的感受,写出来告诉我,要求只有一个:有感而发,有感必发!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同学们对之很踊跃。在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周记中,暴露了学生们的情感缺失十分严重!记得有一个学生在他的周记中对我这样流露他的心迹:在过去的那一个周末,他乡下的奶奶去世了,爸爸妈妈要求他一起回乡下料理后事。起初是不想去,然后是在父母逼迫下的不情愿去,去后的表现不耐烦,回家后的抱怨与情感上表现的无所谓让我感到震惊!对血脉相承的亲情竟然如此的漠视!是什么让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孩子如此冷漠!……这里笔者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启迪。
二,书本教育与情感启迪的辩证关系:
语文是人文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学生的优秀习作,还是那些传颂千载,感染无数代人的大家名篇,他们的闪光点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我想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1、文章饱满的结构,运用自如的写作手法和厚积薄发、意赅精炼的凿词造句。2、那就是作者在写作时,一定有一股极其强烈的情感!和这种感情驱使下的写作欲望。范仲淹如果不是胸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他的《岳阳楼记》也不可能传颂千古而不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宋后主李煜给人的震撼绝对不是他词上的文采表现,而是那股河山破碎,流离失所后让人扼腕揪心,让人无可奈何而嗟叹的伤感。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挖掘作者的写作情感,让学生深深地浸染在作者写作时的那种情感氛围当中,进而和作者写作思想产生共鸣!我想此刻的学生也一定产生浓厚兴趣去探究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感充分地渲泻出来和让人感染的。我想这种潜移默化的启迪教育,让学生掌握语言技巧,加强文学素养是事半功倍的。比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要好得多。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部分学生的日常习作吧。为了赶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不是开动脑筋,积极地去寻找与之切题的生活素材,挖掘其中的心灵感受。思维自然是打不开,就只能是胡编乱造。写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没有情感!虽然用词也还得当,结构也完整,在批解的过程中,这样的习作让人感觉到就像一副骷髅,无血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