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结尾约略可分为:总结、分结、点结、隐结、论结、叙结、叹结、冋结、喻结、 引结等10种。下面分述之。
1。 总结,属束前型结尾。就是对前文的分析、说明等予以总结,作出结论,给人 明确、完整的答案。这种结尾法,议论文、说明文使用最多。
凡此两种文体中,采用 总一分一总,或分一总结构式的,结尾均属此类。例如贾祖璋的说明文《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的结尾: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它从两方 面概括了花儿红的原因,干净利索地结束了全文。
2。 分结,就是对前边的分析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别归结。
如苏轼的《石钟山 记》结尾,运用实地考察的事实,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分别予以批驳而作结:“郦 元之所见闻,殆与予同,而言之不详”;李渤是“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 其实”。分结法在现代文中的运用虽有而不多。若用之,当以前文对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问题并力分析为前提。
3。 点结,就是在结尾点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题目。如《连升三级》的结尾只一 句:“一群混蛋! ”颇耐人寻味。它有为地批判了骄横恣肆的魏忠贤、不学无术的张 好古等败类,简洁地流露了故事的主旨。又如唐锼的《同志的信任》,题目就在结尾 处点出:“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 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点结就是俗称的“画龙点睛”。这种 结尾法,用途十分广泛。政论、小说、故事、通讯、散文等以此作结,常能收到“一语 担得千钧”,惊心动魄不已的最佳效果。
4。 隐结,与点结正相反,构成一种隐约含蓄的方式,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如鲁 迅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结尾:“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 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5。 论结,作用较单一,常在以记叙为主体的文章结尾作议论性的收束。如鲁迅 的《一件小事》结尾:“……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 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古文中苏轼的《石钟山记》、王安石 的《游褒禅山记》的结尾,亦属此类。此外,史书里往往写完史实后,就加上一段评 论,《史记》中的“太史公日”引起的就是论结文字。
6。 叙结,主要对前面的论述在原因或事实上作一些必要的交待,使人明了写作 的目的、背景等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韩愈的《师说》结尾:“李 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现代作品中,书的序、跋,常用叙结。
7。 叹结,是用感叹句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结尾方式。或赞叹,如峻青 的《雄关赋》结尾:“啊,雄关!无比坚固的雄关! ”或表感伤,如朱自清《背影 > 结尾:
“咳,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或者愤慨,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结尾:“呜呼,我 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8•问结,即设问以表深刻思想。
如冰心《小桔灯》结尾:“她妈妈也一定好了 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或用反诘更添力度。如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 侄》结尾:“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或双管齐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结尾: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比较而言,反问结尾更有气势,更发人深省,因而,在现代 文章,特别是议论文中使用较为普遍。
9。 喻结,即用比喻结尾,从而对全文思想感情以形象的概括,使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如朱自清的《春》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 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年,有铁一般的胳膊 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再如崔金泰、宋广礼的《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的结 尾,设喻说:“它好像架设着一座座坚实的阶梯,召唤着不畏艰辛的人们努力攀登。” 两例分别喻赞春天和书,贴切、新颖。
10。 引节,即以引用语作结。前提是别人或前人的话比自己的更具概括力、说服 力和文采。
如彭荆风《驿路梨花》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 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再如刘禹锡《陋室铭》结尾: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两例,都引古人言作结,前例 一句诗既双关,又象征,意蕴深远,回味良多;后例圣人话言之凿凿,颇为有力。
足 见引结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