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有个糖尿病的爷爷
这个确实要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效果很好,老人一般习惯性是很强的,毕竟原来那样活了那么多年,所以要潜移默化的改。想家里主食就把大米去了,每天吃馒头和饼。要是老人喜欢喝粥就煮燕麦粥,纯燕麦粥。买一些无糖饼干,糖尿病人食品,摆在家里,水果全部换成黄瓜、火龙果,想吃甜的就做南瓜粥。然后买一些糖尿名的注意事项的宣传页贴在门上。
原则就是一点一点的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让他们习惯性的对有些食品说再见。
同时要降低难度,不能让他们觉得什么都不能吃了,买本糖尿病食谱,就当自己学小点心了,都特简单,慢慢来。急也不急,急着提醒父母不能吃糖、冰淇淋、点心等高糖食品了。但是小的饮食习惯真要一点一点改变,让你亲戚觉得第一步不难第二步有用就会有效果。
其实糖尿病自己有感觉的,会不舒服的,要是身体自我感觉舒服自然就好了。像我家东北人,那阵子最初的时候我就是买无糖饼干,让他代替点心吃。饭就小碗米饭慢慢的一点一点摸索,一也会发现其实糖尿病人可以吃的也不少呢。习惯就好。然后做饭习惯性少做,一顿吃完不就可以了。要是老人自己做我给你一个绝招。
你把锅都换小一号。大点的宝宝锅,够了一顿。
还有就是糖尿病人比一般人馋的多,不时抽查一下,不合格的都没收。什么花生酱啊,西瓜啊,杏仁酥啊。全部没收,眼不见心不烦。
要是有什么想问的可以问我哦,太专业的我没办法,不过当糖尿病人家属这个我有经验。
农村有句俗话:火炭不落在谁的脚面上谁不觉的疼!言下之意,疾病之苦,如果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外人很难感同身受。
就拿我岳父来说,他今年81了,糖尿病已经20年。62岁时由于手脚发麻去医院检查,才知得了糖尿病。回家服药期间仍旧每天喝酒,经常吃肉,直到右眼出现并发症视力模糊,到济南齐鲁医院治疗,医生严厉告诫:再不严格控制,两眼可能失明,他这时才戒了酒,不敢多吃肉了,之后加上饮食调节,按时服药,打胰岛素,病情才逐步稳定下来。
我姨家的大哥是企业副职,52岁那年发现二型糖尿病。好在大姨嫂对医学知识懂得多,大哥在我姨嫂的严格管控下,据说每天吃饭用秤称,粗粮细粮搭配,在家不喝酒,在外只喝一点红酒。现在退休在家,更是注意养生,空腹和餐后血糖多年来一直达标,没出现任何并发症。
一正一反两个病例说明,对于糖尿病,管住嘴非常重要。要想管住嘴,应当尽可能做到“四个要”:
一是家人要懂。家里人要多学习糖尿病知识,懂得这个病的危害性。只有家里人的认识上去了,才能更好的给病人灌输糖尿病知识,懂得有了糖尿病不能大吃大喝,吃多了喝多了热量就高,不利于控制病情。
二是病人自己要明白。不论是自己学还是家人灌输,病人都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病原理,用药知识,以及饮食控制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认识到管住嘴对控制糖的摄入,有直接作用。
三是反面典型要多讲。谁家的老人得了糖尿病,由于没管住嘴,得了并发症,谁家的男人或媳妇,因为糖尿病早逝了,这样的反面案例要多给家里的病人讲,不能说耳提面命吧,也要做到警钟长鸣,让病人看到大吃大喝的危害和严重后果。
四是医院要常去,医生要常见。一般的病人不听家人的,也会听医生的。多去医院,一来可以听听大夫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二来一些饮食控糖办法,比如平衡饮食,不能常吃大鱼大肉,要清淡饮食,等等,家属说给病人,不如大夫说的有效,说的管用。和加强锻炼控制的方式方法等。
总之,糖尿病治疗的四驾马车“心态调整,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缺一不可,饮食控制又是其中重要一环,对于糖友来说,千万不能有了病不忌口,大鱼大肉照样吃,而是要想法设法、合理搭配、科学饮食,充分发挥饮食控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