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去鼎盛摩尔增发中心咨询一下,他家做的都是真人假发纯手工钩织的。效果更不用说了,因为我也是带着他家的假发。售后服务也非常好,什么都是免费的。
张细的发家史
29年前的冬天,一个刮起北风的夜晚,张细和家人在虎门港沙角偷偷下了水。顺风顺水的夜里,事先联系好的小艇划了5个小时,到达香港。时年40岁的张细在1979年所做的人生重大决定,在今天看来多少令人有些不解。就在1979年7月,张细的弟弟张明作为港商,刚刚和东莞轻工局签下回乡投资合作的东轻工(1979)02、03、04号文件,在虎门、东坑、附城3地分别开设龙眼发具厂、漂染厂、东莞电器厂。张明与龙眼村合作的“三来一补”企业,后来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农村招商引资的工厂。但对张细来说,1962年没有随着弟弟一起逃港,一直非常后悔。若干年后,弟弟衣锦还乡,成为带给全村人希望的“财神爷”,而他仍然是一介农民。
逃与留,即使在一个家庭内部,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1962年的逃港风潮中,张细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去了香港,1000多人的龙眼村少了大约40个青壮年。没有离开的张细因为家中曾是“破产地主”,在“文革”中度过了10年被批斗的苦日子。国家按照100斤粮食9.8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在农村劳作一天,张细只有几毛钱的收入。而弟弟张明虽然在香港吃了很多苦,但是顺利取得了合法身份,打工之余自学了英语和韩语,最后在香港办起了做假发贸易的洋行,成为逃港者当中比较有出息的商人。
离开前,张细琢磨了几天几夜。“人一生之中大的机会不多,应该搏一搏。这里太委屈我了,有多大的本事都只能种田。”他对5个孩子说,“带你们去香港,至少我们永远不用种田了”。最后张细一家7口人,分3批成功逃离。在逃港者中,张细的条件算是相当好:弟弟能弄来船接应;更重要的是弟弟已经是老板,张细去香港帮他把洋行贸易做大。
1979到1981年,广东迎来了新一批的逃港高潮,刚刚吹起的改革之风很难立即改善生活。时任长安公社党委书记的孙耀全向我回忆,当时他作为公社领导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反偷渡,“深圳河最宽的地方管得最松,有坐货船去的,有坐渔船去的,也有游泳过去的”。长安与深圳宝安交界的地方设立了边防哨所,干部去哨所堵截逃港群众。但是逃港者络绎不绝,走路的,骑单车的,白天晚上都有,劝也劝不住。
因为长安在整个东莞距离香港最近,60%~70%的青壮年全部去了香港。去了香港的人很快就能拿到香港居民身份,经常往家寄糖、油,或者买回电视、冰箱,在村里盖起几层高楼。如果哪家没有一人逃到香港,就会被村里人认为傻,缺门路。一旦有人逃港成功,会从香港打来电话到邮电局或村里,通知家人“到香港了”,这家人就会大放鞭炮以示庆祝。孙耀全说那3年长安天天都有人家放鞭炮,其他人听到鞭炮声就会说,“哇,这家人喝牛奶咖啡去啦”。“牛奶咖啡”在当地是香港生活的代名词。
香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二轮工业发展的高潮,企业家们把握了这次新机会,生产人造花及其他塑料制品、手表、玩具和其他劳力密集型消费品。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人的产业升级,香港企业生产次一级的电子产品代替日本产品,形成了第三次工业发展的高潮。香港最为稀缺的土地问题已经在工业化中显现,政府将新开发的土地投标租用,并且扶持无力与财力雄厚的地产业竞争的制革业和电器业等,保护工业发展。用工长期紧缺,使得香港劳动力价格上升,逃港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香港劳力的一种来源。
见识了香港的世面,张细发现女装假发非常流行。香港女人像换衣服一样,经常白天出入写字楼一顶假发,晚上去夜总会再换一顶假发。早期的假发做得类似一顶帽子,整个戴到脑袋上,后来这样的假发不太流行,而美发业大量兴起,张细两兄弟看准了美发培训行业。他们自己摸索着收集真头发做练习假发,给美发培训学校使用。
张家5兄妹当中唯一没有逃港的大哥张文,在东莞县的外贸公司工作,消息灵通。1978年中央刚有放开政策的动向,张家兄弟就看好了这个机会。张明的发具公司在香港发展势头不错,但是由于人工成本高,一个熟练工人的月工资3000~4000港币,所以多用机器生产假发。但是机器生产的弊病十分明显:它们做不出真发般自然走向的逼真效果,而且对原料头发的损耗非常大。搜集来的头发越长越贵,10寸长的头发每公斤100元,12寸每公斤200元,14寸为400元,成本成倍增加。如果使用机器生产,两个人一天能做出100顶假发,如果纯手工,一个工人一天生产4~5顶,但是卖价高。
在香港待了一年的张细发现自己到了“一片森林”,这片成熟的水泥森林有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模式,但是个人创业的起点太高。再回望河对岸的农村家乡,“一片空白,种点小树苗下去就能长成森林”。1980年,张细以港商身份回到龙眼村,和弟弟一起创办假发厂。“我一个小工厂的收入,超过全村一年的农业收入”。1978年龙眼村全年集体收入几十万元,相当于人均183元,而张细的假发厂第二年就赢利2000多万元。
像张细这样内地移民身份的港商,成为最早一批“三来一补”企业的牵线人。他们熟识家乡的人脉与做派,一旦到香港“镀金”,回乡后便成为两方沟通的中间人。如今70岁的张细工厂产值过亿元,一个月用掉15吨头发,他的致富传奇帮他获得了当地人的一致尊重,被推选为东莞同乡总会会长。龙眼村的人仍旧称他“阿细”或“细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