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者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以下几点:
A 考古发现在人类生存环境研究中的基本作用
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其中实物史料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而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是第二手史料。考古发现可以弥补文献、口述史料的空白,纠正其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如果没有考古发现,仅凭史书记载的间接史料是难以准确地确定史料中是否掺杂记述者的个人情感,不能准确的反应人类生存环境的演变过程的。
例如,黎阳仓是隋唐时期的重要国仓之一,被誉为“天下名仓”。史料记载,黎阳仓始置于隋文帝开皇三年,随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这里成为了隋炀帝经略东北边疆的后方物资供给基地。2011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黎阳仓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勘探,初步确认黎阳仓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地下储粮时期,仓城等建于隋初,废弃时间大约是唐代中期。第二个阶段为地上仓储时期,库房建于北宋早中期,废弃时间约在北宋晚期。黎阳仓遗址的考古发现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提供了隋代永济渠开凿和利用的珍贵实物证据,为研究中国古代官仓的建设和储粮技术发展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B 考古发现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时间分布及其变化
考古遗迹的发现,能够带来人类生存环境演变的第一手资料。单个的考古遗迹可以反映当地某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同一地点的多个考古遗迹的比较则可以反映当地环境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
考古发现可以帮助人们在较长的时间尺度内、纵向地比较人类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比如长尺度的气候变化和森林主要成份的演替等许多环境过程可能发生变化的很慢,以致于在人的一生中都看不到环境的显著影响。而像地震、洪水等较迅速的环境过程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变化。
例如罗布泊内存在着古代的楼兰王国的遗迹,据史书载“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然而目前的罗布泊已然干涸,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这反映了较长的时间尺度中罗布泊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
C 考古遗迹的分布状况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考古遗迹的分布反映了同一时期同一环境*的不同分布、不同时期人们居住地点的变化。
例如,2012年河南栾川孙家洞遗址发现了中更新世时期古人类化石,是河南境内首次在洞穴中发现中更新世直立人(猿人)化石,虽然中更新世直立人阶段的化石在中国、世界各地均有所发现,如北京人化石,但很多时段、很多区域仍留有空白。孙家洞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原地区的空白,而且有望使人类链条变得更加完整。为东亚地区人类起源及演化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新材料。
D 考古发现反映人类生存环境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演进
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存在的、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或者说人类适应或改变的自然要素,包括气候、地质、土壤、植物、动物、疾病等。考古发现可以考证历史中该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与如今进行纵向对比。
以气候要素为例,通过文献我们可能得到关于气候的零星记载,而通过分析考古发现我们可以获知当地在当时的气候条件。
1982年青海都兰吐蕃墓葬的发掘。墓葬中使用了大量柏木,按照血渭一号大墓墓葬形式计算它所使用的木材有近千根之多。可以想象 1500 年前都兰甚至热水乡,曾经是森林密布, 小溪潺潺,牛羊遍布的一片美丽的景色。但这里如今却是一个没有多少绿色可言的荒凉山 沟,典型戈壁气候,周围根本看不到一棵树木。
E 考古发现反映人类生存环境各人文社会要素及其演进
F 考古发现反映历代审美观的变化。
每个时代对于美的定义是不同的,通过考古发现,可以推知古代人们的审美心理,研究历代审美的变化。例如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生殖和生产的标准就是美的标准。我们看到的新石器时代女神像的造型特点展现的就是粗壮结实。但从考古出土发现,一些简单的骨制或木制饰品仍然体现了当时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崇尚。再例如唐朝由于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因此审美的角度又逐渐趋向华丽、唯美。从唐代遗留或发掘出来的化作中可以看到唐代女子以胖为美。宽额圆脸、丰腴肉感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 ”
G 考古发现中的劳动工具可以反映历代耕作技术和劳动工具的发展。
考古发现中,不乏许多历代的劳动工具出土。从远古简单的石器工具,到商周的青铜工具,再到后来的铁器,劳动工具的变化脉络正是从考古发现中得到的,而劳动工具的变化又在又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耕作技术和生产力状况。
H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历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
古墓出图的墓志铭、文献,都是对当时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相对真实的反映。通过墓志铭中对墓主人的官职身份的说明,可以了解古代的官僚体系。古墓中出土的一些外界失传的文献、史料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
政治制度 墓主人 墓志铭对于了解一个朝代政治制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