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个问题各个学者看法不一,我就看过几种归类法,看这个吧
音乐欣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官能的欣赏,有人称之为美感阶段,在这个层次上听音乐,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满足于悦耳动听或刺耳难听)比如当我们在做别的事情或在咖啡厅,舞厅时,便心不在焉也沉浸在音响中了,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及气氛就可以把我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而有不少音乐爱好者在听音乐会时,也仅仅是为了忘掉自己,把音乐作为一种安慰或解脱.他们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无需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当然他们也没有思考音乐.
2. 情感的欣赏(情绪反应),有人称之为表达阶段.虽然很多作曲家倾向于回避讨论有关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虽然想用语言去解释一首音乐作品的涵义何在是十分困难的,但不应导致另一个极端,即否认音乐想要表现什么内容.在不同的时刻,音乐表达了安详或洋溢的情感,懊悔或胜利,愤怒或喜悦的情绪,它以无数细微的差别和变化表达其中的每一种情绪以及许多别的情绪,它甚至可以表达一种任何语言中都找不到适当的言词的涵义.老柴及德活夏克第二乐章的主题我们听了会泪水沾巾,这不是由于联想到什么别的悲伤事件即移情联想(当然也有人会移情联想)而纯粹是由于音乐本身的魅力,是作曲家将这种情感用音乐表达出来,经乐队演奏后被欣赏者所接受,这是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只有亲耳聆听.
(江河水,
3. 理智的欣赏(理论上分析出曲了为何是悦耳动听,为啥是如此的情感等),有人称为纯音乐阶段.音乐除了它的音响和所表达的情感外,是作曲家使用音乐语言创作出来的,故欣赏者应有意识也支聆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音乐素材,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还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结构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
要从官能,情感和理智三个方面也欣赏一部作品,就需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1, 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一首音乐作品,问题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2, 民族特征.俄国作曲家格林卡说过: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编成曲子而已.一切音乐作品都植根于民间音乐,因此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有些作品概括也体现了民族音乐语言的某些特点(如999朵玫瑰取材于彝族舞曲),另一些作品则和具体的民族民间单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小提琴协奏曲采用越剧曲调.
3, 作者的创作个性.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素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为各不相同创作个性.不同作曲家有不同创作风格,同一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不尽一样.
4, 标题及无标题.
5, 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此外还有节拍,速度,力度,音区,调式,调性等.
6, 曲式和体裁.曲式是音乐材料排列的样式,也就是音乐的结构布局.如乐段,二段式,三段式,复三段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混合曲式,套曲等.体裁是音乐的品种,如歌曲,舞曲,进行曲,谐谑曲,叙事曲,夜曲,序曲,交响诗,协奏曲,组曲,歌剧,舞剧,清唱剧等.
除了音乐语言本身的表达外,每一位指挥家会对同一部音乐作品做出不尽相同的解释,每个乐团也会以其不同的音色风格演奏作品,这也是我们在欣赏音乐时需要观察,了解的.